6月18日股门在线,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之际,沪港两地共同举行发布会,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进一步深化沪港在金融领域的合作。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近年来,沪港两地不断完善金融合作机制,协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加紧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协作不断深化,沪港两地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关键节点作用。
此次发布的《沪港金融合作行动方案》,旨在落实国家关于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巩固香港地位的要求,深化两地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金融强国战略。
吴伟介绍了《行动方案》的三大主要内容,首先,继续推进市场互联互通——优化“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打造人民币资产的全球配置与风险管理中心,支持“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及企业“走出去”。
其次,推进业态创新发展——强化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协同,支持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和实体经济。
第三,推进机制优化——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定期交流,金融机构合作、信息共享、标准对接、人才流动股门在线,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随后,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行动方案》明确了沪港合作的多个具体方向,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服务创新、绿色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合作。《行动方案》为两地金融合作注入新内容,推动更深层次融合发展。
陈茂波提到了三项值得关注的重点举措。首先是深化互联互通的新举措——在2014年沪港通基础上拓展合作范围,如跨境清算合作,黄金产品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上海金融机构通过香港拓展再保险业务等。
其次是支持内地企业“走出去”——通过沪港金融机构更高效连接的支付网络与资金管理体系,助力内地企业开展国际业务;在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支持企业拓展全球产业链和市场;香港通过新股上市、贸易融资、现代物流、财资管理、专业服务等方式,为内地企业提供全方位、高附加值支持。
第三是推动标准对接与金融创新——在金融标准、产品创新、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AI、区块链等技术在资管、保险、结算等场景的应用;鼓励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如生物医药),例如新药纳入保险保障范围;配合上海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香港推动大湾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增强双城联动优势。
整体而言,此次《行动方案》聚焦推进沪港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上海与香港离岸金融的战略互补等六方面,共38条举措,包括协同两地跨境离岸金融服务,合力助力企业“走出去”等,如支持上海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鼓励沪港两地银行完善非居民账户体系,便利跨境电商平台及海外仓运营企业等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或香港开立非居民账户,推动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FPS)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IBPS)互联,鼓励两地金融机构共同开发适应离岸经贸资金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动更多贸易主体选择人民币作为支付结算货币,支持两地协同优化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体系,支持更多上海企业在港成立财资中心,鼓励更多香港企业在沪设立辐射全国的财资中心,鼓励在沪银行联合香港金融机构共同开展跨境银团贷款业务,鼓励沪港两地金融机构开展非居民贷款业务,推动“上海自贸离岸债”和“点心债”共同发展,支持两地联合探索制定金融风险管理框架,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等。
下一步,沪港两地将以签署《行动方案》为契机和新起点,联手推动沪港国际金融中心错位发展、相互赋能,共同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周艾琳
相关阅读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带来全球经济金融共同发展,开放合作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0 10分钟前《行动方案》聚焦推进沪港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上海与香港离岸金融的战略互补等六方面,共38条举措。
42 49分钟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8项重磅金融政策。
47 50分钟前机构称,5月多项经济指标均有改善,消费增速大幅回升。指数在修复过程中遇阻震荡整固,缩量背景下市场板块的轮动速度依然较快,结构性机会明显。
420 3小时前国家统计局将发布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深市指数将实施样本定期调整;成品油迎调价窗口;2025陆家嘴论坛将举办股门在线。
666 06-15 08:2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科元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